如何讓閑置資源“活”起來,讓村集體腰包“鼓”起來,讓村民在家門口“富”起來?莒南縣大店鎮莊家灘井村第一書記馮仁博給出了答案。他帶領村兩委盤活閑置土地,攜手本地企業建起共富工坊,以磨料磨具電商直播與包裝物流為核心,走出了一條集體增收、企業發展、村民致富的三方共贏新路徑。
這座今年建成的工坊,總建筑面積達3500平米,聚焦磨料磨具行業的電商直播帶貨與包裝物流,產品不僅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部分外貿訂單還遠銷歐美和俄羅斯,年包裝發貨量120萬件,年產值約2000萬元,而這一切的起點,源于馮仁博對村里閑置資源的“再利用”思考。
“入村以后,就琢磨為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想辦法、謀思路,通過走訪調研我們發現村集體沒有建設指標。但是村中心有塊閑置土地資源,符合建設標準。我們村兩委決定通過一次性買斷形式從村民手中收回?!贝蟮赕偳f家灘井村第一書記馮仁博表示,辦法總比困難多,有了土地就有了文章。
收回閑置土地,只是第一步。馮仁博深知,要讓土地真正產生價值,必須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在他看來,沒有現成的資源,就自己創造資源;沒有外部的助力,就挖掘本地的潛力。
他們把閑置土地收回集體所有,這就為建設共富工坊奠定了基礎。這樣村集體有增收,村民就業打開了致富思路。
順著這一思路,馮仁博將目光投向了村里的本地企業。一場“村集體出地、企業投資、政策資金助力”的合作模式就此成型。
“念好本地企業的經,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天鵬磨料磨具、金獅王磨料磨具兩家企業有發展電商的需求。具體做法是:村集體出地,兩家企業共同投資300萬元,第一書記資金50萬元共同建設共富工坊,建設完成后租賃給兩家企業,每家企業每年租賃費2.5萬元,第一書記資金50萬元按照6%分紅。這樣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8萬元,工坊建成后還能解決20余人的就業問題?!瘪T仁博書記認為,與本土企業合作熟悉度高,村集體、村民的收入穩定性強。
“作為本村的村民,以前在外邊打工,一個月也掙不到多少錢,現在在家門口,也能找到工作,離得很近,掙得比外邊還多?!贝迕駝悦魧τ谏磉叺墓哺还し环浅5臐M意。
村民劉曉敏的心聲,正是共富工坊惠及民生的生動寫照。但馮仁博并未止步于此,他意識到,傳統磨料磨具行業要持續發展,必須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磨料磨具是傳統行業,產品主要以外貿訂單為主,網絡銷售渠道較少。成立工坊后,我們一直在探索產業發展鏈條的問題,在工坊新增了產品包裝和貼牌、電商直播等內容,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生產不同的規格和硬度的切割片,生產的切割片也可包裝貼牌發貨,帶動村里和鎮上其他企業的電商銷售,增加了產品影響力和附加值。同時,電商盈利的10%用于民生實事和公益事業,真正實現了集體、企業、村民的三方互利共贏?!瘪T仁博書記表示,家門口共富工坊的建立,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