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中南大學馬莉團隊,提出了一種結合控制界面層厚度的界面設計策略,以達到同時提高金剛石/Cu復合材料的傳熱能力、熱膨脹匹配性和熱穩定性的目的。結果表明,當濺射時間為45min時,...
近日,中南大學馬莉團隊,提出了一種結合控制界面層厚度的界面設計策略,以達到同時提高金剛石/Cu復合材料的傳熱能力、熱膨脹匹配性和熱穩定性的目的。結果表明,當濺射時間為45 min時,所設計的金剛石/Cu復合材料具有優良的TC(743 W/m·K )、低的CTE和較快的熱響應,在大氣環境中經過100次熱循環后,復合材料的熱擴散系數僅下降了20.7%,仍保持較高的熱擴散系數,達到244.9mm2/s,證實了WC-(Zr,W)C多級界面層的引入有利于提高金剛石與基體的界面結合強度和聲子匹配,此外,金剛石/銅復合材料在熱沖擊后具有均勻分布的金剛石顆粒、較高的相對密度和孤立的孔隙,保證了其優異的傳熱性能,這不僅解決了金剛石/銅復合材料的工程應用難題,闡明了其強化機理的深入理解,而且為熱管理復合材料的界面層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
圖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