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消息,近期魯信創投(600783)發布2025年半年度財務報告,報告中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如下:
發展回顧: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為創業投資業務與磨具實業經營。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目前,創業投資業務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二)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模式
1、磨具業務
公司磨具業務所處行業為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主要為磨具的生產、銷售,下游客戶以軍工、汽車零部件加工、航天航空、精密加工類企業為主。報告期內公司磨具板塊經營主體主要為山東魯信高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
2、創業投資業務
創業投資,是指向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期所投資創業企業發展成熟或相對成熟后主要通過股權轉讓獲得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方式。公司創投業務經過25年的發展,已建立了一套規范嚴謹的投資管理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打造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團隊,培育了一批創業企業發展壯大登陸資本市場。公司重點投資領域包括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投資階段以成長期、擴張期項目為重點,同時對初創期項目、Pre-IPO項目、定增業務進行投資。
公司按照“融資、投資、管理、退出”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以自有資金或發起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或投資平臺進行股權投資,最終通過股權退出的增值賺取投資收益。公司遵循合伙企業法以及基金業協會的相關規定發起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私募股權基金。一方面,公司及下屬企業通過對外合作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基金管理業務向所管理基金收取管理費及管理報酬,公司及下屬企業作為參股股東享受基金管理公司的利潤分成;另一方面,公司及下屬企業作為主發起人以有限合伙人、出資人的身份參與市場化基金及投資平臺的出資,在基金、投資平臺投資的項目退出后按出資份額獲得收益分配。
(三)報告期內行業情況
1、磨具行業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https://www.cmtba.org.cn/web/197001/10007.html)顯示,2025年上半年磨料磨具行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繼續下降。在進、出口指標上,2025年上半年磨料磨具行業累計進口金額3.6億美元,累計出口金額15.8億美元。
2、創業投資行業
(1)相關行業政策
2025年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及創業投資機構可作為發行主體,募集資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這一政策首次將私募股權和創投機構納入科創債發行主體范圍,為其開辟了全新募資渠道。
2025年5月16日,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進一步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
(2)行業發展概況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https://mp.weixin.qq.com/s/dbg_Brrff7_Kyli6i4n0lQ),募資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為2172只,7283.30億元,同比上升12.1%、12.0%。投資方面,2025年上半年投資案例數共5612起,同比上升21.9%,披露投資金額約為3389.24億元,同比上升1.6%。分行業看,硬科技領域仍為市場熱點,IT、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藥健康、機械制造、清潔技術等領域獲得投資數量同比顯著增長,其中,AI、GPU、創新藥、智能制造等細分領域獲得機構重點關注。退出方面,2025年上半年共發生935筆退出案例,同比下降43.3%。其中被投企業IPO案例數為583筆,同比上升38.2%。分市場來看,A股被投企業IPO案例數為291筆,同比上升44.1%,境外市場被投企業IP0案例數為292筆,同比上升32.7%。其他各類退出交易方面,股轉和回購交易數量合計202筆,同比下降81.5%;并購類交易數量為132筆,同比上升17.5%。(注:1筆退出交易指一只股權投資基金從1家被投企業退出,如N只股權投資基金從1家企業退出,則為N筆。)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一)股權投資業務
1、募資情況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出資設立的基金及投資平臺共59個,總認繳規模222.02億元,到位資金規模150.73億元。
2、投資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出資設立的基金及投資平臺完成一級投資項目14個,總投資額5.14億元,投資領域涉及生物醫藥及醫療設備、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
3、在管項目情況
(1)報告期內投資項目IPO情況報告期內,公司投資的佰澤醫療、交大鐵發2個項目實現首發上市。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出資設立的各基金仍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14家,持有香港H股上市公司3家。
(2)報告期內擬IPO項目儲備情況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設立的基金或投資平臺共有20個擬IPO項目,其中3個項目的IPO申請已被滬/深/港交易所受理,17個項目處于輔導期。
4、退出情況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資項目以二級市場減持、一級市場股權轉讓或并購等方式退出。2025年1-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退出回籠資金2.22億元,其中一級市場轉讓回籠資金0.54億元,二級市場減持回籠資金0.04億元,參股基金回款1.64億元。
(二)實業經營情況
2025年上半年,磨具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多措并舉,確保生產運行穩定。同時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強高端產品研發,不斷進行產品優化升級。磨具分部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26.26萬元,同比增長179.98萬元。
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行業積累與品牌價值。公司開展創業投資業務已達25年,穿越多輪周期,積淀了豐富的投資經驗,也贏得了廣泛知名度和業內良好口碑。2025年,公司在證券時報等重量級榜單中,榮獲“年度國資投資機構”、“半導體行業卓越投資機構”等榮譽。
(二)規范的運作及透明的信息披露。公司作為國有上市投資機構,接受公眾的監督及國資、證監部門的雙重監管,更加注重公司治理的規范運作與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
(三)完善的投資管理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公司建立了整套規范嚴謹的投資決策程序和內部管理體系,對項目接收、立項、盡職調查、投資決策、法律文件核定、投后管理、項目退出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細致完備的工作規程和實施細則,能夠相對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
(四)人力資源優勢。公司全資子公司高新投成立二十余年來培養造就了一支知識全面、業務精通、創新力強的員工隊伍。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創業投資板塊在職員工108人,碩士以上學歷占比超過89%,40%的員工獲得CFA、ACCA、FRM、CPA、法律職業資格等資格或證書,學術背景多元化,綜合覆蓋金融經濟、財務法律、理工、醫學等專業領域。投資團隊60%成員創投從業經驗超過十年,深入考察多行業不同階段企業項目,具備不斷精進的選項目、投項目、管項目的眼光和專業能力。
(五)合理的區域規劃布局。公司立足山東,面向全國開展業務,先后在長三角(上海、無錫)、大灣區(深圳)、西南地區(成都、昆明)、中部(合肥)設立異地基金,并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設立全資/控股子公司,形成輻射全國的業務布局。
(六)股東資源優勢。公司控股股東魯信集團是省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金融企業,也是山東省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下設山東金融資產、山東國信、魯信實業、山東投資等二級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在確保獨立的法人治理結構前提下,公司加強與控股股東各業務板塊的協同工作,拓展項目資源的空間,提高項目談判議價和增值服務的能力。